为充分展示我国小麦基因组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推动小麦基因组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由中国作物学会及9个国家与部门重点实验室(中心)共同发起的第三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定于2012年8月17-19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小麦基因组学和育种研究领域知名科学家作学术研究报告。我们诚挚邀请全国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本次大会。
时间:2012年8月17日报到,8月18-19日开会
地点:山东省泰安市东尊华美达大酒店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承办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 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旱区作物逆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
          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报告专题:
●  小麦基因组学 
●  小麦新基因发掘
●  小麦分子育种与种质创新 
●  小麦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
●  小麦遗传多样性与起源进化 
大会报告分特邀报告(30分钟)、一般报告(20分钟)和研究生报告(15分钟)三类。特邀报告由组委会邀请产生,一般报告与研究生报告从提交的论文摘要中选择。
已确定的大会报告人
|    姓名  |      工作单位  | 
|    何中虎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    贾继增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    孔令让  |      山东农业大学  | 
|    刘志勇  |      中国农业大学  | 
|    凌宏清  |      中国科学院  | 
|    马正强  |      南京农业大学  | 
|    周永红  |      四川农业大学  | 
|    |      | 
会议注册:
请各位参会人员于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文字为中文,字数不超过500字,文责自负(格式参阅附件:摘要模版)。组委会将从提交的摘要中选择一部分作为大会报告。
墙报:
大会鼓励墙报交流,并评选优秀墙报予以奖励奖。
商业赞助信息:
欢迎公司和企业为会议提供赞助,会议将为公司和企业提供试剂和设备展示的空间,同时我们将在会议论文摘要集中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公司产品宣传和广告。相关事宜请与大会组委会联系。
凯发k8天生赢家的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芸杰,电话:0538-8248281;手机:13853837571
       鲍印广,电话:0538-8246821;手机:15662061669
地  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  编:271018
更多信息请留意会议第二轮通知和查看网站: 
(全国小麦基因组学网页)
http://www.chinacrops.org/(中国作物学会网页)
凯发k8天生赢家(山东农业大学网页)
第三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协作组
                         
…………………………………… 报名回执表 ……………………………………
    《第三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报名回执表 
|    单    位  |      | |||||
|    通讯地址  |      |      邮   编  |      | |||
|    姓    名  |      性别  |      职 称  |      电 话(手机)  |      e-mail  |      住宿起止日期  |      住宿宾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入住宾馆:选择1:东尊华美达大酒店(单间700元/晚、标准间498元/晚)
 选择2:华泰大酒店(标准间:200-300元/晚)
 (华泰大酒店距离会议地点东尊华美达大酒店步行约10分钟)
附件:摘要模板:
人工合成小麦的微卫星变异分析
王变银1  翟  军1  郝元峰1  herbert w. ohm2  李安飞1  孔令让1*
1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2department of agronomy, 
摘  要:比较分析了同一四倍体小麦langdon与五个不同粗山羊草在合成六倍体小麦前后a、b、d染色体组不同染色体上的微卫星变异,旨在通过分析异源多倍化引起的微卫星位点和序列变异以期探讨异源多倍体的进化机制,………….. (不超过500字)。
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微卫星标记;微卫星序列变异;异源多倍化
会议专题: 小麦遗传多样性与起源进化







